August 6, 2013
-
思考、語言、邏輯、擺弄
我說過,在畢業之後其實除了找工作就是工作,聯絡朋友和同學比以前要少,對自己這種比較內向的人,除了義工就是下棋。我經常覺得絕頂高手就是那種一言不發,出手浪漫隨意無跡可尋的人。雖然爸爸有鬍子不等於有鬍子便是爸爸,但雖不能至吾心往之。
你睡八小時,工作八小時,餘下的八小時足夠改變你自己的生命。
剛寄來了BBC The Master Game 的影碟,我比較驚奇於大師們的思維。這系列於棋手比賽以後,立即抓他們分別於不同房間,即時將比賽時棋手引導自己思考的想法錄下,然後再和比賽時的局面拼好,好像一路看棋一路能聽見他們思考。
看罷片能有兩種想法,一是確定了J Rowson的假定,棋手於下棋時棋盤上確有客觀的著法,但人被己見蒙蔽不可能察覺,惟有將自己的想法和對方的動機比對,將心比己,方能得出比較客觀的認識,二是大師們其實計算得較少變化,但是對於主要的正確的著法計算卻很深,這表現了人的經驗會構成直覺,替我們作出不少可靠的推斷,而餘下則需由計算去確定。
經驗建立直覺,尤如理性建立情感,而情感決定生命的方向,生命的具體卻又由理性所取決。
把 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 看了,理解到人如何的在思考上有著一廂情願的錯誤,感覺像解剖自己。猛然想起之前看過的The Mentalist,Derren Brown,覺得其實如果不了解自己,根本無法理解別人。自我中心的根本是覺得別人和自己不同,但事實是沒有自我中心的人才能明白原來別人和自己一樣。這種明白將我們後設定義於和別人不同,正正是因為理解我們和別人一樣,所以我們和別人不同。
憑著這種邏輯,我覺得所謂有信仰者比理性無神論者更優勝地方在於有信仰者比無神論者通常更能包容別人和自己不同的看法。信仰由最初不寬容變得寬容,理性主義者的頭腦卻日益狹隘。兩者並無對錯,但純以理性角度而言,將可能性和觀察的角度減少決不是可取的方法。
如果我們同意以上的看法,那麼其實所謂的把妹方法,更大程度上是明確的看透別人和自己,從而得出一套確當的表現自己和理解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如果禮儀是讓別人感到舒和,這就是了。系列其中一套的比較了不同的把妹方法,一個是用技巧,一個是做自己,一個是比較高傲。
結論是就算用了技巧,In the long run做不了自己,那也一樣會壞事,至於高傲看來不過是比較缺乏自信的表現。我想起的是李小龍所說,要將技巧化於無形,將作為自己和技巧融合成自然和自信的混合。
這可能有點Artificial,但是像Wilde說,有時自然的姿勢反而最難擺。何況,看得多就了解到你一切所認識的審美的或多或少都受Influence,無Pure Self可言,那又何必為了別人不喜歡患得患失?徐詠璇先生說三島由紀夫的Nothing is Something依舊常憶起。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