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 道是無晴

    今天去了麥當勞叔叔之家登記參加義工服務。

    桌上一堆表格,想如今做義工像保險經紀一樣,聯合國難民署的更明確要跑數,這些年代連做個義工都不易。但是又想想,要做得好制度化整齊的是必需,這才能更有效集中運用資源。很多人都是只喜歡做些一次性義工,找起人來不易。

    言談得知原來90%都是癌症需要住院,其餘的是燒傷或者需要做矯形手術,還有一間是隔離病房供換骨髓的小孩入住。整體而言,入住的都不過十八歲,用意「在於家外的另一個家」,給小孩住得近一點威院,威院專門處理小孩個案。

    參觀了覺得設施不錯,小時候常想住在這些地方有多好,但是如今看來,入來住的一定不好這又何苦。

    做義工的守則我都了解:

    不能給電話號碼,以免過份重的期望和依賴

    不能買任何東西,病症未必允許病人進食任何東西

    不要過份偏愛可愛的小朋友而忽略其他不那麼可愛的,這點中學時和女校一起做義工在女生中很常見。

    不能拍照,尊重病人私隱

    不能帶負面情緒,這條可能難點理解,就是不要哭不要說自己怎樣怎樣。人們常以為說說自己經歷會有幫助,其實沒有,你曾經如何和我有啥關係,管你死都不能減我半點苦楚。還有,其實習慣了就沒事,他們比一般人想象的都要開朗,話說都過了這麼久,不開也得開,不過是總有些時間要和人講講,你願意聽就好。

    其實也有點難度,很難沒惻隱心,這天參觀就見有個十多月大的男孩,看上去剛完成了療程,還不懂說話只懂哭鬧媽媽媽媽,一路不停地叫。

    我常懷疑為什麼做愛時要不集中才持久,醫生不應該對病人過份投入感情,最後發覺這種所謂矛盾其實不矛盾。凡事皆有因,道是無情可能才最好。感情主導會影響理智,理智主導卻往往能鞏固感情。

    你看不破,只是不知真情為何物。

  • amX0Dgd_460s_v2

    良好的思維有助鞏固情感的發展。

  • 說了不就等於是,這些我們見得很多,例如別人對你說其實很優秀,教授說你一定能很快找到工作,女人對你說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但是說,例如後者,做了朋友不一定就能約出來見面,就算很久才發過一次的短訊也像拋下湖的石子音訊全無。

    其實我猜我們都經歷過,而這不過是心靈稚弱,被自己被別人所立的名目騙了,又接受不了被人拒絕。終於別人眼中覺得你自己價值如何,朋友多少,際遇如何,你管不了。

    我覺得,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是我自己的心得。

    堅持作一個善良和正直的人,有空多點去做義工。

    在批判以前,先建立起自己的能力,不要有太多的價值判斷。

    培養一些愛好,使自己有點寄托沒那麼俗氣。

    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清晰確當是感情的基礎,The Challenge to think better is a challenge to our own integrity。

    短期而言可以蒙塵,但長期而言絕不可能。再者,如果只能如此,也惟有如此,沒東西好抱怨。

  •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百歲感言》 楊絳

  • 了解

    到最後這天這裡快要關了,我還是很想她。我知道,其實不需要見面,不想見面,大家已經各走各路,要放下,理由可以有很多。

    我的感覺是,如果一早放下了,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一切懷疑別人想知道對方生活如何的說法,其實都很無聊。他們很喜歡說,要是不愛了那就無需見面,你要見面多半是死纏難打。

    我想問,為什麼就不需要道謝,為什麼就不可以問候,為什麼不可以就是為了見一見面?過了五年,早就過了造作的年紀了。

    到頭來,這五年音訊全無,我發覺原來人可以有這麼一面。我不了解人,也不了解我自己也是人。只能說,好的,終於這五年來證實了她早已經不是我所想的好。

    一向對於教學生要求很高,覺得自己如果交不出貨那是誤人子弟,不如不教,也不想像其他人一樣Piecemeal的上課。

    http://www.caissahk.com/

    我自己是比較傳統的師徒關係,覺得這樣才是對年幼的更有承擔,學習得更好更快。如今別人看了我成績主動求教,我也覺得自己現在心態比較成熟,有能力把學生教好,不如試一試。說起來,我對自己做爸爸很有信心,也常常在想如果孩子出生要如何教他。

    例如說,會養一頭小狗,狗比人短命,讓他從小就經歷點生離死別,去上生命的一課。我是這樣想的。

    世界走得太快,我們都來不給好好看一看;其實是不求無憾,只求無悔。

    人們說要活出不朽的一生,這說法聽去很華麗,但其實人一生要不朽,倒不如靜下來,做一件不朽的事,寫一本不朽的作品。

  • I remember distinctively that when I first started to play chess, all the emotions and anger and frustration kicks in, used to say something like “Chess is just for the pathetic introverts”. Later on the more I play, the more I realise this is not true, in order to think better, you have to be open to ideas, not dogmatic but acknowledge that possibilities can exist, even if not actually exist. The challenge to think better is indeed a challenge to our own integrity.

    When Cyrus and Julian today congratulate me for my performance today, truth be told I am quite shy. I thought that if my brain is that good, perhaps I could theorize peace or at least be a doctor to save lives (Loathe lawyers), but my poor brain is just suitable for sitting in front of a piece of small wood board pushing pieces around. I cannot say that I am very proud of what I am capable of, perhaps not ashamed, but just a bit shy.

    I did some homework, but unfortunately one of the players’ name was misspelled (Russian-English translations perhaps, like Jussupow- Yusupov), and I was beaten by him. Perhaps if I am more truthful to myself, open Sicilian, I could go down kicking at least, not like what actually happened where I tried to dodge and instead boomeranged myself.

    http://ratings.fide.com/card.phtml?event=14115565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using Grand Prix against Scheveningen, because normally if black fianchetto, then the f5 break can utilise the weak squares pretty well, but the usual setup really caught me off guard.

    Thought I lost that game undeservingly, but then also have I won some games undeservingly, guess that evens out.

  • 怎樣征服美麗少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30711/51548636

    最近這書很多人談,只消找一找就能找到。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967811722/#image

    其實所謂的泡女真是沒有秘密,只要多點了解自己,多點了解別人就可以。例如經常打Fifa,我都很喜歡在後場等對手來進攻,下棋老是在後場防守。不為什麼,只因為怕,怕對手怕輸之餘此類。

    其實自己會怕,對手一樣會怕,沒有什麼人是什麼都不怕的。

    例如女人不是冷漠,多數只是覺得自己不能太隨便。她們大多都想自己是對方眼出唯一獨特的。比起來男人經常覺得女人善交際有男朋友經常很快樂,其實不然,女人和男人一樣怕寂寞想別人喜歡。

    以了解人性的角度去讀,意義更重大,說到底做回自己腦袋通活才最重要。刻板者絕對失敗。

    現在再想起,其實第一次分手不過我們都是自我中心。我佔有欲太強,而她喜歡把自己塑成公主的同時把我塑成白馬王子。

    不過其實也未必是看透了,何況看透了也沒有什麼幻想空間,人總要有點如夢幻般的兒時/戀愛記憶。

    吸取養份,繼續走路。

  • 結語

    來到這天,五年。

    想時代要我們退步,你總不能不進步。寫時好幾次要了結,都沒有成事,然而這次終於知道無可被免,心裡雖然有點焦,但大概還是安然,這大概和死亡差不多。猜這也平常,你常見的人嘴說的都沒出息,一聲不作往往卻深不可測。

    作個了結好,一路走來從當時到現在只餘下箍牙和這裡。牙快箍完,而這裡先行一步。話說死就要喝孟婆湯的說法,我會照做不誤,如有投胎,記憶會是個障礙。

    先學習,會意,再忘形。至於一切寫過的其實都不重要,有很多人很有才華都活不到看見自己有所成就的一天。這裡不是我,我才是我,只要活著,在這個世界上就有可能。

  • 七一隨想

    1.有很多人喜歡責問別人,覺得別人的政治取態就等同於良知和良心。但是我經常覺得,民主派中也有不少混蛋,按此道理,其實建制派中應該也總有一兩個不那麼混帳。可是似乎政治取態早已和人格劃上等號,我只感覺兩者沒有必然關係,這樣去想或會怪錯好人信錯壞人。

    經常看見遊行都不少人亂丟垃圾。

    2.替政黨工作不一定就認同政黨,如果這樣能說得通,全體公務員都應該支持梁振英。很多人很抗拒替政府和政黨工作(尤其建制派),但我想其實不然。個人能力先於政治立場,如果有志推動民主,不應該不嘗試在他們工作了解他們的運作,建立自己的能力。

    3.去不去七一遊行是個問題,先不論大是大非,而先明辨是非。

    打個比喻,如果我回收膠樽,但經常開冷氣,算不算環保?如果有人不但回收膠樽而且不開冷氣,不過經常叫外賣丟了很多發泡膠飯盒,那又如何?

    如果我不上街,但是有在投票投民主黨,算不算泛民?如果我有去七一,但是不支持平反六四要求本土自立,那又如何?

    更大的問題是,誰才決定夠不夠?又有什麼人能說了算?我自己這幾年沒有每年都去,免得不夠說服力,但是也有兩條底線:有選舉票必投泛民、重啟23條必上街,其他自由選擇。這樣好不好?

    4.最後我想說,民主就像運動,更多時候業餘愛好的人總喜歡笑話初學者不夠水平,但是職業水平的人往往卻不會瞧不起水平不高的初學者。

    5.這樣的質疑和立場搖擺不定看上去很弱,但是這真的沒法不說,惡人從不懷疑自己的惡,而善人卻總懷疑自己的善。善人懷疑自己但懷疑自己的卻不一定就是善人,共勉。

  • 成長總需要付出代價,不論多少。

    其實人一生第一也是唯一的問題就是自我中心,因為自我中心,思考上才生那麼多問題,還有劣性格。最近找工作被拒絕之前拍拖追女孩被拒絕,其實都能提醒我們這個事實。既然迫不來,人各有自由意志和選擇,你就只得尊重。

    這個事實想通了,玩遊戲才能順,做人才能不鬆不緊,不然心痴腦愚。

    又因為人並不對任何人有強制的責任,所以才有存在的空虛,也因為此所以友情親情愛情特別可貴。尤其下棋,感覺到對方對於我的存在很重視,感覺特別好,雖然我知這個說法很奇怪。

    因為想通了我們理解自己的局限,不再神化自己,發覺人腦不如電腦,不能Multi-task,不能不用印象和模型去思考。例如分手以後很快就找了另一個對象,算不算是對愛情不認真?我猜想大部份人都會說是,但是邏輯上兩者沒有關係,再者難道一直單身下去就很虔誠?

    善思考者善懷疑,還偏找和自己理論看法不一的東西去印證自己的推理而不是視而不見。這很難,人是Cognitive Animal,尤其往往事實清楚,但是人總Err,原因不為什麼只為比較舒服。

    這些日子,事是想通了,別人覺得我依舊沒變。其實思想透了心也服了,可是或是年紀太輕或是打扮太不修邊幅,所以外面觀感給人似乎還沒變。不過現在我花了很大力氣終於能接受別人不接受,所以也沒所謂。